周佩韻為香港演藝學院舞蹈系首屆畢業生,其後於1988年獲得英國倫敦當代舞蹈學院獎學金到該校深造表演及編舞,2003年英國拉賓中心取得藝術碩士(編舞)學位。周氏曾發表多個作品並屢獲殊榮,《歸途》在2010年獲頒香港舞蹈年獎之「獨立舞蹈獎」,《界限‧街道圖》在2013年獲頒香港舞蹈年獎之「最值得表揚獨立舞蹈製作」,《樽裝城市》在2016年獲頒香港舞蹈年獎之「傑出青年及社區舞蹈計劃」,《真假距離》則在2018年獲頒香港舞蹈年獎之「傑出舞蹈教育」。周氏亦於2017年榮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之藝術家年獎(舞蹈)。
陳曉玲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中國舞。在校期間曾獲取多項獎學金,並赴美國、 上海、內蒙古、馬來西亞等地方作舞蹈交流。2012 至 2014 於動藝成為駐團舞者, 其後加入新約舞流,並開始進行創作。2015 年,陳氏獲邀參與香港 iDance 舞蹈節創作環境舞蹈《Recycle-green》; 2016 年於第四十四屆香港藝術節展示其新作 《第十六天》。她曾到德國、巴林、韓國、美國及中國等地演出。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現代舞,曾於 2006 年赴新加坡與 Arts Fission Company 合作演出,現為獨立編舞及舞蹈教育者。 其首個獨舞作品《泥塵》獲香港藝術節邀請於 2011 年演出,其後並於 2012 年廣東現代舞周、2014 年北京現代舞周及 2015 年波蘭華沙風暴國際舞蹈劇場節等演出。 郭氏於 2011 年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委約創作作品《獨唱》,並於 2013 年香港藝術節「香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發表獨舞作品《閡目 II》。2007 年出任乙城節「舞都得計劃」的客席策劃及編舞,其作品《讓身體流動》在 2008 年於香港及泰國 Patravadi Theater 發表。其個人首支獨舞《泥塵》於 2010 年在《六翻自己》 系列內首演,並與團隊獲頒 2011 香港舞蹈年獎「值得表揚環境舞蹈獎」。
2008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現代舞系,主修現代舞及編舞,並獲頒一級榮譽學士學位。2015 年獲香港賽馬會音樂及舞蹈信託基金,前往英國聖三一音樂與舞蹈藝術學院拉賓舞蹈中心進修,翌年獲頒藝術碩士學位(編舞)。在香港演藝學院就讀期間,曾獲多個獎學金,更代表學院遠赴英國、德國、比利時、廣州等地演出。 梁氏熱愛舞蹈創作,其作品曾在英國、德國、台灣、新加坡、廣州、北京等地演出。 作品包括:《一一》、《完‧美》、《Witnessing Changes》、《The Power of Powerless》、《Time After Time》等。 現為自由身編舞、舞者及舞蹈教師。
2007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現代舞系,並獲得藝術(榮譽)學士學位。在校期間,曾 代表學院遠赴柏斯、巴黎、柏林、布魯塞爾作演出,並屢次獲取成龍慈善獎學金及香港 大學婦女協會獎學金。畢業後作多元化的嘗試,曾合作之團體如香港舞蹈聯盟、新約舞 流、東邊舞蹈團、多空間、眾劇團、浪人劇場、唯獨舞台、真証傳播等,參與演出或編 舞工作,亦曾為郭富城、陳慧琳、古巨基等作伴舞。致力於舞蹈教育,任教於多間大中 小學、幼稚園及機構,教授現代舞、爵士舞、兒童舞、音樂劇舞及舞蹈編排。
張嘉琳在2009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並獲得學士學位。畢業後於大細路劇團作自由身演員,為該劇團到不同中小學作巡迴演出,演出三年超過五百多場。除了學校巡迴,張氏亦有為大細路劇團在大會堂作公開演出,主要劇目為兒童音樂劇。包括《奇幻聖誕之旅》、《砵砵車的一生》、《怪獸家庭》、《嘰哩咕嚕音樂家》、《公主國大歷險》、《多士妹@菜園歷險記》等...... 除公開演出,張氏亦為話劇導師,曾在啟思幼稚園作話劇興趣班導師,亦為天水圍循道衛理中學舉辦領袖訓練日營,現為天水圍李兆基小學及將軍澳播道書院作戲劇導師。 張氏醉心於日本文化,現跟隨裏千家派系——齋藤幸子老師學習日本茶道,並正在學習日語中。 張氏是一名基督徒,在教會亦有作兒童部事奉。張氏致力將宗教文化融入話劇活動當中,從而將真、善、美透過不同方式去令小朋友親身體會。
徐禮賢,畢業於香港教育大學。從事了十多年藝術教育工作,當中包括了教學兒童、青少年及家長有關視覺藝術的內容,與他們一同體驗藝術的樂趣及自我發現。期間,在學校與學生舉辦了數個作品展覽,與校內學生、老師和家長分享成果。後期,亦在社區舉辦了一些有關表達藝術的比賽及工作坊,讓年青新一代獲得機會去自發性思考、探索與創造,例如「畫中對話」,給年青人在個人作品中發掘更深的自己。 隨著個人對藝術與情緒發現及治療關係的好奇,接著報讀了香港大學的表達藝術治療碩士課程,於二零一八年十一月畢業,現為表達藝術治療師,主要於中學做青少年行為及情緒治療工作。盼望藉著藝術,提高更多年青新一代的自我意識,從而在藝術創作過程中進行自我對話及反省,找尋自身在社會及生活中的價值與角色,建立健康穩定的情緒,正面積極地繼續成長。
朱曉芳畢業於加拿大約克大學音樂系主修作曲及即興演奏。回港後參與不同類型的音樂製作,亦從事表演藝術教育。她的創作有志結合不同類型的音樂,甚至融合不同媒介的藝術形式。過去幾年,她的作品見於室樂團、舞蹈、劇場表演及紀實電影等。她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教育文憑及碩士學位,研究音樂如何拓闊自閉兒童的世界以及在香港浸會大學取得博士學士學位主修作曲及跨媒體藝術。
香港出生。年少據聞,祖籍廣東南海,但從未踏足「故鄉」。青少年期,接受殖民地教育,後留學美國主修戲劇。三十年來,以劇場為文化渡橋,學習觀照自身與周邊社會、政治及文化觸碰著的種種問題和相應關係;借藝術行動,重新學習認識香港社群的特殊性,透過教育和社會工作,尋索平民百姓家如何自強和建築獨立思考的出路。 前瘋祭舞台(1996 ﹣2010)創辦人及藝術監督。二零一一年創立「何必。館」,又名「何應豐文化藝行工作坊」。何某愛藝術、愛電影、愛寫作、愛看書、愛交友、愛旅遊,更愛引用不同媒體進行創作。多年來以不同身份(包括藝術監督、導演、編劇、佈景、服裝及燈光設計、錄像創作、現場音效創作、演員、監製、平面設計及翻譯等),藉故事、詩、畫、像、樂等入題,建築以「藝術行動」引發對香港及中國大陸種種社會現象的「文化研究」工作,體現「完全舞台」上可審思文化融匯的可能。
何明恩,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當代舞系,主修編舞,熱愛創作,自由身工作者。好奇心強烈,期望在生活中看見、發現並實現更多可能。 曾發表作品包括: i-Dance Festival (2016)「四圍跳」之《尋找消失的海岸綫—原來港島西》、環境舞蹈《緩》(2016)、流魂頌多媒體展覽《都會部落》(2017)、CCDC舞蹈中心「真演出」系列,與曾詠暉合編長篇作品《塌塌嵌》(2018)、孟加拉海洋舞蹈節《哺乳類動物本主義》(2019)。
生於香港,現為自由身舞者,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現代舞系,並於紐約州立大學帕切斯學院作交流生。曾與多位本地和海外藝術家合作,如黎海寧(香港)、黃大徽(香港)、四度舞蹈劇場(香港)、Christine Gouzelis(希臘)等。現在主要探索以即興為訓練及演出的研究。
黎氏2015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現代舞系,現為自由身舞蹈藝術工作者。他曾與香港藝術節,東邊舞蹈團,多空間,城市當代舞蹈團和多個本地及海外的獨立編舞家合作。他曾獲得多個獎學金前往及參加不同的舞蹈節:希臘 (One Small Step, 2018),維也納 (ImPulsTanz - Vienna International Dance Festival, 2014),西班牙 (Deltrebre Dance festival in Spain, 2014),美國 (American Dance Festival, 2013),北京(Beijing Dance Festival, 2012),廣州 (Guangdong Modern Dance Festival, 2011),並且入選了多個演出項目與當地不同的編舞家合作。
香港土生土長,是少數的跨界別藝術工作者。她同時以平面設計、服裝設計、舞蹈教育及舞蹈編演等範疇展開其創作生涯。梁氏分別於1996及2004年畢業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分校設計系及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現代舞系,先後獲頒設計(視覺傳達)文憑及藝術學士(榮譽)學位。隨後更於2008年榮獲香港賽馬會音樂及舞蹈信託基金獎學金前往美國深造,並於2010年完成由Hollins University跟美國舞蹈節合辦的舞蹈課程,獲頒藝術碩士學位。
2006年獲獎學金赴廣州廣東現代舞週,2008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現代舞系。曾參與之表演團體包括:動藝、香港舞蹈團、不加鎖舞蹈館、多空間、東邊舞蹈團等。參與演出包括《翻天覆地》、《界限.街道圖》、《尋找許仙》等。近期編舞創作則有《變》、《重覆》、《蛻》等。
香港出生,四歲學習芭蕾舞,隨後學習現代舞。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藝術學士(榮譽)學位。就讀期間曾獲得香港迪士尼獎學金、演藝學院友誼社獎學金,以及 Carl Wolz 爵士獎學金。2007 年,她更獲獎學金遠赴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參加美國舞蹈節。2008 年羅氏獲世界舞蹈聯盟獎學金,代表香港到台灣國立藝術大學作藝術交流。2016 年起,羅氏為香港理工大學的客席講師,現為英國皇家芭蕾舞學院註冊教師。
2004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現代舞系。曾參與多位編舞家及多個不同團隊之演出;近年參與新約舞流演出之作品有:《馨香》分別於香港及馬來西亞 Tari’05 國際舞蹈節演出,並隨團參與北京藝術高峰論壇會演出《同途》。現為自由身舞者及舞蹈導師。
若然在生活中感到迷失、無處著力,藝術也許是個出口。毋忘初衷。 先後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學士(榮譽)學位、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學士(榮譽)學位,主修表演。現為CCDC教育藝術家、自由身演員及舞者、配音員。 近期演出包括《但願人長久》、天台製作《復仇變奏曲》、六覺工房《淼淼恩平》、CCDC 《春之祭》、《愛麗絲漫遊迪樂園》。在校期間演出《鄭和的後代》、《環》、《嚎叫》、《海鷗》(香港及柏斯)、《Lysistrata》、《三姊妹》、《塞墨勒》、《Punk Rock》、《Shopping & Fxxking》、《美麗陷阱》、中英劇團《戇大人音樂劇》、《茫茫黑暗》(首爾)、《誰怕蒼蠅王》(薩爾茲堡)。
Photo Credit: CCDC